![]() |
|
本院博士后工作站现有教授11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设有神经科学研究所和力学生物学与医学工程实验室等。 本流动站的主要研究方向为:脊髓损伤修复、垂体前叶直接神经调节、神经免疫调节、神经系统的非线性分析、肿瘤药理、肿瘤诊疗学、心血管力学生物学、血管组织工程、性激素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和消化生理等。这些研究体现了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紧密结合、医学研究与理工学科紧密结合的特色,对提高本院教学、科研和医疗整体水平,保障人类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流动站有先进的仪器设备和良好的研究条件,现承担国家重大基础研究“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国际合作研究项目等。通过对博士后的培养和考核,从中发现优秀人才,为我院培养高层次师资,同时也为国家培养、输送优秀人才,使我院成为培养医学领域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
上海市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基本情况简介
本所博士后工作站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二名、教授9名、副研究员6名、副主任技师7名,下设两个二级学科:“肿瘤分子生物学”,及“肿瘤免疫学”。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以肝癌为主攻对象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发现与细胞生长与肿瘤发生有关的基因群, 并对重要的基因做深入的功能分析与应用研究;以肝癌、脑瘤等为对象的基因治疗研究,为临床提供治疗新方案;以乙肝病毒转基因小鼠为基础,研究乙肝病毒致癌机理,提供防治新思路。此外,利用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分子病理、分子免疫学技术研究肿瘤靶分子及其在肿瘤诊断和生物治疗中的应用,包括开展上海地区人群肺癌分子病理学研究,肿瘤复发转移的靶分子研究,血源性癌细胞布散研究。其次,通过建立高通量高效率的单克隆抗体技术平台,获得高亲和力人源抗体技术平台,并重点发展以抗体为基础的肿瘤诊断方法和靶向性肿瘤治疗药物。 工作站所在地还是世界卫生组织癌症研究合作中心,癌基因及相关基因国家重点实验室也设在其中。癌基因及相关基因国家重点实验室于九十年代初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了肝癌的活化癌基因谱,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发现了在染色体17p13.3存在高频率缺失,证明了人肝癌DNA LOH最高频率的区段。1998年起,开展了以细胞生长为基础的高通量功能基因筛选,发现了300余个具有抑制或促进细胞生长的新基因全长cDNA,已全部申请国家专利。首先在国内开展恶性脑瘤的基因治疗,是我国第一个经药审批准进入临床的肿瘤基因治疗方案,创建了以受体为靶向的非病毒基因导入系统,已获美国专利。
本工作站研究人员现承担的科研项目有“八六三”高新技术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973”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际合作研究项目等41项,2003年度共获国内外各类科研基金3964万元。站内科研人员与国内外交往非常密切,已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科技人员进行了学术交流,还聘请了多位国外著名专家任研究室顾问或客座教授,也经常应邀前往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参加国际性学术会议、考察访问和合作研究等。至今科研人员先后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800余篇,取得重要成果24项,授权专利3项(其中国际专利一项)。已培养相关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112名。
本所博士后工作站现有教授5名,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设有医学遗传研究所、卫生部医学胚胎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上海市生殖与胚胎工程重点实验室、中国遗传医学中心基因诊断部和上海交通大学转基因研究中心。 本工作站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医学遗传学、胚胎分子生物学、发育生物学、动物生物反应器、动物胚胎工程和干细胞等领域的基础、应用基础和应用研究。这些研究体现了基础研究应用与临床以及理工学科紧密结合、相互渗透的特色,对提高本院教学、科研和医疗整体水平,保障人类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工作站有先进的仪器设备和良好的研究条件,现承担国家高技术技术“863”重大专项、国家重大基础研究“973”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及上海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等。通过对博士后的培养和考核,从中发现优秀人才,为我院培养高层次师资,同时也为国家培养、输送优秀人才,使我院成为培养医学、生物学领域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 |
上海交通大学 人力资源处博士后管理办公室制作 |
版权所有 上海交通大学 |
Copyright © 1996 - 2004 Sjt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